近日召开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指出,2024年是实现“十四五”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,也是全面落实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部署的重要一年,要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,稳妥推进工业领域碳减排,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,全面推广绿色制造。
工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根基,是推动经济提质增效的主战场,也是我国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重要领域之一。加快工业绿色发展是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战略要求,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应有之义,是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大势所趋。
绿色低碳已成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生态底色。自2023年以来,我国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取得积极进展,已累计建设国家级绿色工厂3616家、绿色工业园区267家、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403家,绿色工业园区平均固废处置利用率超过95%;已建设近万家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,产业提质增效碳减排成果显著。展望2024年,我们要深入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理念,加快工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,继续坚持降碳、减污、扩绿、增长协同推进,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工业生产全过程、全链条、全领域,着力推动产业结构高端化、能源消费低碳化、资源利用循环化、生产过程清洁化、产品供给绿色化、制造流程数字化转型。
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,要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,树立绿色发展的良好典范。
绿色低碳产业已经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,“新三样”等新兴绿色低碳产业蓬勃发展,把产业结构调“轻”、碳排放量变“低”,提升了经济发展的“含绿量”和“含金量”。
工信部数据显示,2023年,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双突破3000万辆,创下历史新高。海关总署数据显示,2023年,我国电动载人汽车、锂离子蓄电池和太阳能蓄电池“新三样”产品合计出口1.06万亿元,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,增长29.9%。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,2023年1—11月,我国光伏新增装机163.88GW,同比增长149.4%,接近2022年的两倍,光伏发电已超越水电成为我国装机规模第二大电源形式,在可再生能源中排名第一。
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骏指出,推动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是一项艰巨性、复杂性、长期性并存的系统工程,要重视两个大方面:一是要推进以内燃机为核心的传统能源动力系统向低碳化、零碳化转型;二是要持续扩大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,降低电动汽车百公里电耗,进一步推动电动化高质量发展。
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理事长、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表示,光伏行业如今面临碳排放管理相对薄弱等挑战,企业要将重心转移到创新创造上来,提高能源利用效率,降低企业自身的排放,提升自己的ESG治理能力;要加强产业融合,与上下游产业链共同协同实现升级优化,加速构建“光储端信”融合的新型电力系统;要推动行业绿色化、智能化发展,巩固和提升全球市场的竞争力。
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秘书长刘勇表示:“包括锂离子电池等在内的新型储能正处于商业化、规模化发展过程中,行业发展正从政策驱动为主逐步转变到市场驱动为主。要从提升技术水平、健全市场机制、完善安全防控、降低应用成本等方面着手,进一步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。”
下一步,我们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,培育壮大低碳、零碳和负碳产业,推动高碳产业和低碳产业动能转换;不断提高“新三样”的产业链、供应链韧性,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加强对接、协同发展,建设统一大市场;利用光伏、锂电等产业外向型发展优势和全球能源革命机遇,推动国际产能和应用合作进程;统筹资源加大绿色低碳产业支持力度,加快关键材料设备、工艺薄弱环节突破,保障高质量产品供给;加强行业自律和配套建设,引导绿色低碳产业有序布局。
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,要全面推广绿色制造,引领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。
推进绿色制造是所有工业企业实现“双碳”目标的重要路径和重要抓手。我国大力推广绿色制造理念,不断健全绿色标准体系,持续提高绿色制造水平,绿色制造产业日益壮大,实现了工业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。